益阳县,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多年的建治历史,隶属于湖南省益阳市管辖,由于湖南境内很多县市同名所以这里说的*埔*校第十一期中的益阳人指的的是益阳县的*埔*校毕业生。巍巍青秀山,滔滔资江水,山川秀丽的益阳县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湖南境内名副其实的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益阳县位于湖南中部,地处富饶的洞庭湖西边和资水的尾部,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稻谷、鲜鱼、生猪为三大支柱农产品,传统的名优特产如“青松牌”松花皮蛋、“西湖牌”咸蛋和“益阳牌”水竹凉席等,畅销国内外。
益阳县物产丰殷,交通便利,益阳又为湘中北的重要商埠,有“银益阳”的美誉。益阳县人文荟萃,文化教育事业长盛不衰。自宋代到清代益阳县中进士44人、举人人。宋代,*照父子七人皆中进士,“一门七进士”,传为美谈。明朝和清朝时期,龙洲书院、箴言书院都是著名学府。明代时期的罗安、罗喻义、郭都贤,清代的胡达源、汤鹏、胡林翼等名士,驰名国内外。当代的周谷城、周扬、周立波、叶紫等文化巨匠,享誉海外。
关于益阳县的历史发展沿革,特别是著名人物的记录等方面的内容,建议大家找笔者分享一下《益阳县志》。笔者收藏的这版《益阳县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益阳县官方于年统一组织编撰的第一版本白话文的《益阳县志》,里面收集和整理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素材包括大家平时难得一见的各种历史统计图表。《益阳县志》是研究益阳县历史和了解益阳人性格特点的百科全书,对益阳县地方志感兴趣的朋友很值得仔细阅读。古有朱熹下车伊始问县志,相信读一读地方志还是会有所收获的。
笔者有《益阳县志》可以分享给大家
*埔*校自年第一期开始招生,就有我们益阳县的先贤从益阳县操着益阳口音走进革命的*埔*校,在民族独立需要我们做出贡献的时候,我们益阳人总是血性担当。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梳理盘点一下《*埔*校第十一期中的益阳人》欢迎熟悉益阳县当地情况的朋友们补充和雅正。
徐铸湘,湖南益阳人,年生,籍贯:湖南益阳,部别:*埔*校第十一期交通兵队第十五教授班,学历:湖南岳云中学毕业,其他方面没有任何记录,入校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