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叶兰是一种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状茎匍匐,茎绿色直立,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叶子上散布有白色不规则的斑点,在光线下格外美丽。
在花期,长柔毛的花茎上会开出菱状倒披针形的花瓣和卵形的唇瓣,非常艳丽,花期在8月到10月之间。由于叶子上布满白色斑点,所以得名为“斑叶兰”。值得一提的是,斑叶兰拥有世界上最小的种子,长约0.5毫米,直径约70微米。
斑叶兰在野外生长的地域范围广,包括海拔米到米的山坡或沟谷阔叶林下。它喜欢凉爽、潮湿、半阴的环境,对酷暑和霜冻很敏感,空气湿度也需要保持较高。斑叶兰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近危物种,同时也是我国的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之一。
斑叶兰不仅有药用价值,而且非常适合观赏。斑叶兰全草可入药,有清肺止咳、解*消肿、止痛活血等功效。鲜品或干品捣汁或磨粉后还可煮汤、泡茶、浸酒饮用,或用于药膳,与鸡肉、猪肺或骨肉炖食。
斑叶兰植株美丽,花朵大而艳丽,不仅可用于地栽、盆栽、假山或盆景点缀观赏,而且也是一种常见的创意摄影拍摄对象,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