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益阳历史上五种有名的贡品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甲氧沙林是不是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https://m.39.net/disease/a_9357113.html


  故川
  新中国成立前的益阳县,包括今资阳区、赫山区和益阳高新区,外加“上益阳”桃江县,是洞庭湖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县。
  这里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其特产名物,从自然中来,或经代人民加以种种技术改造,形成适用于日常生活的美好消费品,流布四方,声名鹊起,遂成“贡品”者,不可详计。最有名者,约略有五种:玉兰片、资江鱼、水竹簟、赭石和栀子。惜乎时过境迁,于今大抵成明日黄花了。
  贡品,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禹贡·疏》说:“贡者,从下献上之称,谓以所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异物,献其所有,谓之厥贡。”以下献上、双方认可的物品,就是贡品,可以看作是地方赋税同类性质的东西。当然,这个“上”往往代表朝廷,并非儿戏,所贡者一定是一地最好的物产。据《益阳县志》“物产·土贡”篇载:“任土作贡,由来久矣。大抵以各地特产之物,登之天府。”益阳“登之天府”的,就有上述五种物产。
  先说玉兰片,于益阳“为特种出品,以冬笋用炭火炕成之,岁出约一千石”。它的原材料是埋在土里的冬笋,相对于春鲜笋压榨而成的明笋,更为珍贵,也更为鲜嫩爽脆可口,称得上是席上之珍。玉兰片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后裔郭信,因战祸流寓益阳山乡,娶了美丽的玉兰姑娘为妻。郭信后来从军,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被皇帝封为将军,入朝伴驾。玉兰因舍不得堂上双亲,在家尽孝。郭信每次回家探亲,玉兰总是要把家乡最好的土特产品准备好,让丈夫带到京城。这年冬天,山里挖了许多冬笋,她记起郭信爱吃冬笋,但冬笋不能长时间保鲜。她想了个办法:将冬笋一个个剖开,先浸到水里,一段时间后取出,放在石磨下压扁,榨去水份,再用木炭烤干。这样,就制作成了色白似玉的一片片的笋干。郭信当年回乡,带了妻子准备的玉兰片回京,交给厨子泡化后切成小片炒制,味美可口,于是,他就献了一些给皇帝品尝。皇上吃后连声称好,遂召郭信问询,郭信将妻子设法制作笋干的原委回禀了皇帝。皇帝大喜,遂将此冬笋干赐名“玉兰片”,并诏益阳地方每年进贡入宫。从此,益阳玉兰片名扬四方。
  次说资江鱼,这是资水下游一种很特别的鱼。被称为“贡鱼”或“梅鱼”。这种鱼体形细小,长不超过1.5厘米,头大,体表有黄色花纹,可生吃,其味鲜美。晒成淡干鱼,和蛋蒸一道烹食,味道更为爽口。做法是:取生鸡蛋破壳,蛋清蛋黄入碗,放入少量资江鱼,混伴搅匀,生火蒸熟后,碗内一条条小鱼都浮停于蒸蛋中,头上尾下,不沉不浮如在水中。这种鱼喜成群浮游水面,只在黄梅季节出现,“数日即不见,不知其何往也”,故称“梅鱼”。上半年春夏汛期,河水陡涨,梅鱼即随涨自下游乘波而上,“虽遇密竿(一种捕鱼工具),犹昂首作冲锋状,毫不退却。”因此,捕鱼人可以顺势捞取之。过去农村地区有一种鱼,无论怎样都长不大,俗称为“千年老”,体小能过网孔,资江梅鱼类之,捕而“不可得”。过去,资江河内只有碧津渡至龟台山下一带有“梅鱼”,不易捕。“唯泉交河,则每年可得数百斤,以至千余斤。”前清,此鱼作贡进京入宫膳用,又称“贡鱼”。邑人徐洛珊有诗咏“资江鱼”云:“生气随新涨,黄梅雨又晴。江鲈河鲤外,虽小亦知名”。这种鱼是否就是洞庭湖所产的银鱼,亦或水环境变化导致消失的另一种鱼,有待探究考证。
  三说水竹簟,即水竹凉席。在益阳始创于清初,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其原料水竹,“茅竹湖及志溪河一带产之,以之制簟,柔软精致,全国珍用,较任何篾簟为佳。”清王朝每年由湖南布政使司发银四百两,交由省城坡子街九芝堂“到邑采办送司,转解京师”。“至民国兴,此例停止。”益阳水竹簟誉满全国,价值昂贵。民初使用银洋,“水竹细篾簟每铺价目四、五元至二十元(以宽度大小计价多少),本省外均盛行。往来客商,莫不购之以为馈赠之品。”数百年来,水竹簟一直以其技艺精湛,质量优良闻名于世,解放前即远销南洋。年,益阳凉席工人编织一床“世界和平”花席,在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获得银质奖杯,产品一度畅销于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还有两种贡品:一为赭石。它是我国古代使用的一种黄棕色(或赤色)的矿物染料。清代作贡品,“可以治病,磨之可书字,如朱。”产于原益阳县十五里(清顺治间,益阳县所辖二十六里裁为二十三里,十五里在今谢林港一带),以赵家塘产最优。另一为栀子。春夏开白花,极香,民间常以为菜。中医学上以果实入药,性寒味苦,功能清热泻火,主治热病心烦、目赤、黄疸、吐血、衄血、热毒疮疡等症。前清,县内山乡都有,年产栀子近千石,销售西北各省。浮云铺(原属赫山区沧水铺镇,现为益阳高新区鱼形山街道浮云铺村)所产栀子有8棱8面,比普通栀子多2面,药性佳,为列为贡品。
  

本文来源:益阳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