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兰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湘才乡连万名专家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团走
TUhjnbcbe - 2025/4/11 23:34:00

人民网长沙7月18日电为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发展,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人才引培机制,今年起,湖南省人社厅组织开展“湘才乡连”万名专家服务乡村振兴行动。7月14日至16日,“湘才乡连”博士后及博士后合作导师下乡服务团首站来到湖南益阳。

此次活动的服务团由18名来自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后及博士后合作导师组成,3天时间里,他们分赴益阳市资阳区、赫山区、沅江市、桃江县的8家农业龙头企业,在土壤降镉、水产养殖、水稻栽培、园艺设计等方面提供全新的技术指导和发展规划建议。

把脉问诊专家们奔赴田间地头

据悉,在沅江市南嘴镇目南村,渔民张作才的流水槽循环养殖池就建在这里。5年前,张作才投资将原有的静态水池塘变成了动态循环流水“生态式圈养”模式,如今每年盈利超过50万元。这样一种高密度鱼群养殖的模式,如果鱼群出现病疫,后果将不堪设想。听说有水产养殖专家要来益阳做指导,他马上报了名。

当日早上8点半,湖南农业大学动科院博士后李耀国、吕钊便来到了张作才的鱼塘边。“在这样高密度的水槽里养鱼,这些死鱼要及时捕捞上来,避免鱼群被大面积感染发病。”在认真询问鱼塘的经营状况并检查了鱼塘的各个功能区域之后,李耀国俯下身,捞了一把水槽里池水说:“你的鱼塘整体上都不错,但水质还有优化的空间…”李耀国认真地为他分析。

而在几十公里外的资阳区黄家湖新区管委会,一场专家企业见面会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于企业代表的种种问题,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龙岳林、生科院副教授杨华和园艺学院博士后李炎林也会做出专业的解答。

聚焦需求推动形成长效技术帮扶机制

最近,“新型职业农民”李力遇到了一个难题:他在赫山区龙光桥镇承包了多亩地种植水稻,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常有卷叶螟和钻心虫隐藏在稻苗秸秆中,即使喷完药水之后还需要人工检测其灭活程度,费事又费力。

在李力承包的水稻田,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蒋蘋陷入了思考,“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寻找思路研发新技术,未来我们还要多多交流”!

“年我见过您,在我的承包地里我们还合影了呢!”在赫山区佑林米业有限公司,这是企业负责人彭佑林看到湖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曾清如时说的第一句话。曾清如主攻土壤降镉技术领域,他曾为研究稻米降镉技术来过益阳调研走访。

据了解,在熟人们眼里,彭佑林一直都是农田里的“实干家”,他每年都要投入20来万元用于技术研究,与不少农业领域专家都有合作。这次博士服务团下乡,又给他带来了几种最新的降镉方法,他表示自己马上就会实践起来。“希望这样的活动每年都有,希望专家们常来我们这里做客!”交谈的最后,彭佑林动情地说。

省人社厅专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湘才乡连”万名专家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包括“国家级专家服务示范团”“博士后下乡服务行动”“湘西特聘专家支持计划”等3个子项目,后续将有更多专家团队前往全省各地,聚焦乡村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需求、实际困难,建立“湘才乡连”长效技术帮扶机制,为基层一线最大限度对接需求,最大效能激发人才活力,最优服务做好人才保障。(张丹妮实习生周鑫其)

本文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湘才乡连万名专家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