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兰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江南八怪之郑板桥兰飘竹撇写离骚笔墨之外有
TUhjnbcbe - 2025/5/12 18:04:00

说起来,喜欢郑板桥这个人,其实也是得自于他的文字先声。

其一,自然是他的诗,最早是在中学读书时,读到他的这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其二,便是那一句“难得糊涂”,已经成了民间流传甚广的俗语,觉得郑板桥这个人,还颇有些意思。后来,我对书画兴趣日浓,自然就由其人而喜欢上了他的书法与兰竹图。

去过潍坊几次,或者因为开会,或者为了采访,我一直为没有到十笏园里转转而耿耿于怀。尤其是年5月的那一次,开一个行业会,有半天的空闲,却因为我的胆小而没有独自到十笏园一游。因为我总觉得,那里有板桥先生的身影和踪迹;也总觉得,那是板桥先生在潍县任县令时留下的一段美好渊源。

其实十笏园并不是板桥先生的私家园林,更不是他曾经办公的衙署。那其实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园林。从园林的名字上就可以明确了,按园主说园太小只“十个笏板”大,故名十笏园。这当然是夸张,只是形容园的小。园内有板桥的书法石刻,有板桥的专题陈列室,第一部分为序言部分,除文字、实物外,还有郑板桥画像及塑像;第二部分重点陈列郑板桥在潍县遗留的碑刻,其中有板桥撰文并书写的“城隍庙碑”原碑,院中还有一方石刻,是郑板桥所书的“润格”,真隶相参,杂以行草,是板桥标志性的书法,也是板桥的书法代表作之一,殊为珍贵;第三部分陈列有郑板桥手迹以及文字图表等,介绍郑氏生平及艺术造诣;第四部分展出当代纪念和研究郑板桥的论文专著等。我的想去,只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郑板桥是江南八怪之一。他倒真是不负江南八怪的盛名。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鳝、汪士慎,江南八怪里各有各的怪异,各有各的独特,也各有各的卓绝。看到过启功先生评郑板桥的一段话:“先生之名高,或谓以书画,或谓以诗文,或谓以循绩,吾窃以为俱是而俱非也。盖其人秉刚直之性,而出以柔逊之行,胸中有不可言之事,笔下无不易解之辞,此其所以独绝今古也。”我也深以为然,启功先生的话总是深孚我心。启功仙翁真是板桥的知己。

郑板桥其人怪。

他的出身是真正的寒门,他靠着勤奋苦学,朝夕用功,因此得以出类拔萃。他是康熙朝的秀才,年雍正十年中了举,年乾隆元年中了进士,6年后做山东范县(今属河南)知县,4年后又调任潍县知县,7年后罢官回籍。这也可以说是他的官场履历。

在那个时代的大环境里,想做个洁身自好的清官也是难上加难。他不肯与贪官污吏们同流合污,不做唯唯诺诺的小官吏,更不愿做鱼肉乡民的恶官,毅然决然地罢官。

他同情劳苦人民、关心人民疾苦的心情,他做潍县知县时题在送给巡抚的一幅墨竹画上的四句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就可见一斑。

也许因此,我敬仰他。

他为官清正,不会奉承上司,虽是进士出身,却当了十二年的县令。他自然会抑郁不平,他的不平也并不是单纯因为自己的仕途和怀才不遇,更多的是因为黑暗的政治和腐败的官场,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无以实现,他不贪恋官场的名利,退而独善其身,毅然决然辞官不做,以卖文卖字卖画为生。

王羲之、陶渊明、苏轼、米芾……哪一个不是性情中人?哪一个不才情丰沛?但,哪一个在官场顺风顺水?而清朝官场的黑暗贪污腐败,简直就是历朝历代中第一,所谓“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当时官场贪腐的写照。这样的黑暗腐败官场,自然是容不下板桥这样刚直不阿、清正廉洁、富有才情的人。据说有一次,钦差大臣到山东视察,明里暗里地受贿敛财。来到潍县,明知郑板桥秉性,但还想继续捞外快,这郑板桥也没有严辞拒绝。钦差大臣临离潍县时,果然得到郑板桥送的一个大礼盒,打开一看,全是潍县特产大萝卜!里面还附有一首诗:东北人参凤阳梨,难及潍县萝卜皮。今日厚礼送钦差,能驱魔道兼顺气。这样含金量超低的礼盒,钦差大臣自然是气得不轻,估计可能会到朝里参上板桥一本。最终,郑板桥还是因“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罢官离任时曾留下如此诗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自此开启了自己卖字鬻画的后半生。

而不在黑暗的官场里混,专心致志地写写画画,这多少也成就了他——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

郑板桥的诗词怪。

郑板桥的“诗、词皆别调”,且看他的诗《偶然作》:“英雄何必读书史,直摅血性为文章。不仙不佛不贤圣,笔墨之外有主张。”板桥虽自谦说是偶然作,这首诗却是大好,先不说诗句平仄,也不说炼字炼句,只说他诗中的情怀和意境,别有一种豪气、豪情在,别有一种阔大在。“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这首郑板桥的题画诗——《题竹》,意境开阔,激情洋溢。

板桥先生的不少题画诗也写得精妙绝伦。比如这首《兰竹石图册页》题识诗:“兰花质性太清幽,卖与人间不自由。好将竹枝兼石块,故交相伴免春愁。”着实让我喜欢不已。特别是“故交相伴免春愁”这句,真真是爱煞死人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南八怪之郑板桥兰飘竹撇写离骚笔墨之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