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说:“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我想,几乎没有人没有尝过思念的苦,没有人没有受过思念的伤。在那春风沉醉的晚上,在那霪雨霏霏的日子,在那秋风萧瑟的季节,在那白雪飘飞红梅初绽的早晨,你一个人,独自饮下了思念这杯酒,虽然苦,却余味无穷。因为那些你永远回不去的过往,就像一朵开在高远天际的一朵花,你能看到,却永远无法碰触。可是那朵花的美,却一直诱惑着你,让你神思迷惘,让你像喝醉了酒一样,不愿醒来,不知今夕何夕。
其实,有许多时候,有人可让你思念,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所以我说,思念如酒,愈陈愈香,沉醉了岁月。马湘兰就是这样,她为相思误了一生,也因相思醉了一生。
马湘兰是秦淮八艳之首,据说长相一般,但才艺出众,尤其擅长画兰。马湘兰绘画造诣高,当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共72句,记载在曹寅的《栋亭集》里。在北京故宫的书画精品中也间杂着马氏的兰花册页,发着独异的光彩,她的绘画在国外一直被视为珍品。日本东京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幅中国明代的“墨兰图”,此画正是马湘兰所作,一直被日本人视为珍品。
就是这样一个名满天下的女子,竟然爱上了一个落魄才子王稚登,他们初见之时她24岁,他37岁,两个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互为知音。因为自己是欢场中人,湘兰怕王稚登看轻于她,就阵了一幅一叶兰送给他。这种兰花是马湘兰的独创,仅以一抹斜叶,托着一朵兰花,最能体现出兰花那种空灵清幽一枝独秀卓而不群的气韵。马湘兰也借此向王稚登表明心迹。王稚登如何不明白,但因为种种原因,两个人最终没有在一起。王稚登娶了别人,马湘兰一直空闺独守。后来,王稚登70岁生辰,马湘兰买舟北上,给王过了一个盛大的生日。但归去后就一病不起。
这种相思,有苦有甜,但个中滋味,我觉得只有马湘兰自己能够体会吧。
关于相思,我的朋友东哥也许最有发言权。东哥至今单身,他比我大了八岁。我觉得一个男人单着挺苦的,曾一直想方设法给他介绍对象,一开始他没拦着我,后来不堪其扰,才和我说了实话。他说他心里一直有人。我一开始以为他是单相思,后来日子久了才知道,他所爱的人已经过世多年。他一直放不下她,不是没有尝试过,但就是不行。东哥说,遇到过很多对他倾心的女人,他试着接受,但总是不行。她们或许很好,但她们都不是她,他将就不了。我突然明白,就像《何以笙箫默》里的何以琛一样,生命中曾经有那样一个人出现,那么,其他的,再好也是将就。何以琛不愿将就,东哥也不愿将就。
我劝东哥,一个人太苦了,不谈爱情,有个伴也是好的,不是吗?东哥笑了,他说,如果没办法交心,心在别处,对着眼前人,总是别扭,如果别扭狠了,以至于相看两厌,再去离婚,多么折腾,不如单着。想想也是这个理。东哥又说,时间久了,思念已生根,在身体里长成了参天大树,一枝一叶都深入到血脉当中,怎么能接受别人?如果思念的人一直在你的心里,哪里谈到苦呢?
一杯酒在手,唯愿长相思。我们就以徐再思的诗结尾吧: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