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山流传着一位民间蛇伤专科医生的传奇故事,这个传奇故事的主人公是大陈乡残疾人廖勇明。小时候烧伤导致廖勇明肢体二级残疾,只能借助拐杖步行。虽然只是卫校毕业,没有医科大学的高学历,但他自幼看父亲救死扶伤的医治过程,父亲也传授了不少蛇伤医救的实战经验。廖勇明耳濡目染并经过自己的多年实践后,现在遇到蛇伤病人,尤其是罕见的严重蛇伤,几乎都可以手到病除,成为了民间声望颇高的蛇伤科专家。
曲折人生不向命运低头
年7月,廖勇明出生在江山市大陈乡大唐村的一个中医世家。祖上世代行医,到他已是第五代。他年幼时,父亲在村医务室工作,母亲在农业合作社赚工分。父母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忙于工作而无暇照看他。在他一岁那年的冬天,不幸发生了:他不慎掉入取暖的火盆,导致双下肢残疾。
四岁那年,小廖勇明在父亲的指导下,练习拄着小拐杖移动身体。练习中不知摔过多少次,也不知多少次摔得鼻青脸肿。但不管多少次摔倒,小廖勇明都做着各种尝试艰难从地上“拄起拐杖”站起来。五六岁时,小廖勇明已经可以独自拄着拐杖到离家多米的大队卫生室,饶有兴趣地看着父亲给病人治病了。正是从那时开始,父亲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
年,从衢州卫校毕业的廖勇明,本可以到乡镇卫生院当一名医生,朋友帮他盘算,到了乡镇卫生院这辈子就衣食无忧了,会活得很滋润。但廖勇明志不在此,他从小的愿望就是要像父亲一样——当一辈子“乡村医生”,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农村。他毅然决然回到了大唐村开始行医生涯。
父亲的蛇伤疗法已小有成就,但拄着双拐的廖勇明,自我施压要在父亲的基础上再攀登高峰。他潜心钻研,果然发现某些用药完全可以在“父亲标准”的基础上更大胆一些。有一回,衢州市柯城区的郑先生被五步蛇咬伤前来医治,廖勇明用药量比平常时加了一成,细心观察发现病患并无不良反应,伤口消肿却比经验中快,本来郑先生要住6天才能出院,这样住4天就出院了,事后得到父亲欣慰的认可,从此确立了“勇明标准”。
潜精研思救人于危难
由于本身基础扎实,加之父亲的谆谆教导,他的医术愈发精湛。行医18年来,数以万计被毒蛇咬伤的患者经过他的治疗转危为安,大大降低了患者因蛇伤而造成的致残率。由于廖勇明治疗病人疗效显著,开具的药方价格便宜,加上他医德高尚,乐于助人,廖勇明的好声誉很快在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传开,甚至有广西等偏远地区的患者不远千里慕名前来就诊。
廖勇明喜欢拜病人为师。俗话说“久病成良医”。在廖勇明看来,三个老病人,必有一良医。医院,试服过多种药物的病人,他都特别在意用心沟通,用情交流。
江西省上饶市的徐先生患类风湿病,多方寻医,疗效甚微,便按照偏方自己挖各种草药给自己吃,结果治好了旧病却吃出了新病:把肝给吃坏了。徐先生慕名来前来找廖勇明治疗肝病。在深度交流中,徐先生告诉廖勇明,他觉得他的类风湿病是一种野生的生姜治好的。事后,廖勇明潜心研究分析,小心翼翼地加以临床尝试,发现临床治疗效果甚好。治疗风湿病,廖家本有一个“祖传秘方”,现在经廖勇明一番阐扬光大,如今又成了廖勇明的新招牌,求医者纷至沓来。
来自衢州市常山县的王先生找廖勇明治疗肝病,廖勇明和其交谈中,得知王先生曾患肺结核病而引起“支气管扩张”,经过多方治疗,吃过不计其数的药物,他自己亲身验证他的肝病“克星”是他自采的两种草药:兔儿风和斑叶兰。廖勇明听后,尝试着将这两种草药列入治肺癌的配方,结果发现了诸多蛇伤草药均有抗癌的功效。很多癌症病人吃了之后,家属纷纷反馈“有效果!”他们都说吃了廖勇明给的草药,大大减轻了病痛,医院给出的预期生命延长了数月、数年乃至更长时间。借治蛇伤草药击退癌症,又成了廖勇明的一块金字招牌。
一年天,廖勇明无时无刻不在照料患者、无微不至地关怀患者,他无怨无悔地投身医疗事业,一直奔跑在和死神赛跑的路上。面对患者,廖勇明说,“无论何时,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都重于泰山”。
拓宽规模兴建草药基地
由于蛇伤治疗需要大量中草药,廖勇明的父亲廖其贵经常因中草药采摘奔赴外地,出门奔波。年,廖勇明和父亲协商,承包租用了本村及周边村的30多亩山场和山垄田地,开始种植白及、夏枯草、四叶参、大叶青、白花蛇舌草等治疗蛇毒和肝病的10余种中药材。发展到今天,种植的规模已达到了余亩,逐步形成“医院+基地+农户”的模式,真正形成了产、供、销协同发展。年,江山市残联工作人员实地考察江山大唐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审批通过该中草药种植基地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进行政策资金扶持。目前累计补助资金已达10万元。
随着中草药种植基地面积的扩大,中药的供应量有了保证,药材的成本也随之下降,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肝病和蛇伤患者的医疗费用。如治疗肝病的药物绵茵陈,原先到外采购每公斤要10元,而自己种植降低了一半的成本,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为患者直接减少治疗费用四五万元。
随着基地面积不断扩大,需要大量的种植人员。据了解,廖勇明长期雇佣5名当地村民,负责采挖草药,并给他们交养老保险。“我每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不比在外面打工的待遇差。而且不用跑外地,还是在家边挖一挖就有的收入。”,其中一名采挖草药的村民说。尤其是基地的廖其中、廖其良、饶立陈、姜日花、毛金委等残疾人,他们多数是驼背、手指等肢体残疾,原本几乎没有经济收入,依靠领取低保金生活。从小行动不便的廖勇明对此感同身受,于是聘用他们到基地帮忙整理药材。在每年药材生长快速期的4至10月,他们帮忙洗晒整理草药,平均每人每月收入千余元。
饮水思源努力回报社会
尽管廖勇明是一位残疾人,日常行走都要借助拐杖,医院里为慕名而来的患者看病治疗,还经常背着药箱下村入户上门服务,甚至为残疾人和家庭困难患者免费治疗。
大唐村方家自然村50多岁的张日花不仅自己残疾,而且儿子也患上了精神病,更不幸的是在年那年她又得了肾癌,医院医治后病情有所缓解,没想到两年后又复发了,已家徒四壁的她再医院治疗了,无可奈何只能在家休养。廖明勇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把她列为免费治疗对象,不定期上门送医送药,经长期服用中草药,她的病情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延缓。“我老婆得肾癌已有10个年头了,10多年来我家经济确实困难,廖勇明免费提供中草药,可以说吃了几箩筐了,我老婆如果没有他就拖不了这么多年”,张日花的丈夫如是说。虽然张日花已过世多年,但她的丈夫仍然逢人便夸廖勇明。
大唐村村民王忠艳患子宫瘤,长期治疗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加上还要负担儿子上大学的费用和年迈父母的生活开支,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廖勇明同样坚持多年为她免费治疗并提供中草药,基本控制住了病情。“自开刀后,医院转回家,医院吃药的,全部免费吃的,我感谢廖勇明对我的关心照顾。”谈起廖勇明,王中艳总是赞不绝口。
除了帮助村民,廖勇明还出资3万元帮助村集体修通了一条由村中心所在地至湖山坑自然村的道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大陈乡慈善站成立,他捐款2万元;大陈小学食堂改建遇到资金困难,他又解囊相助1万元……诸如此类的善举不计其数。
自强不息成为残疾人典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种善举也让他收获了诸多荣誉。年他获得江山市十大青年新锐提名奖、年荣获江山市十佳农村好青年、年荣获衢州市“十佳村医”,他还被推荐为江山市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年被光荣地评选为残疾人自强模范……
面对一连串的荣誉,廖勇明谦虚地表示,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谦虚地说:“荣誉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责任,鞭策着我以更优质的服务,为更多的患者送去健康。”
廖勇明以打造中草药园、减轻患者治疗费用为目标,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引入其它医治效果更好的中草药,创立“大陈蛇伤药”品牌。他深入探索中草药健康服务数字化产业,开发了一系列的蛇产品和中草药产品,培育中药材与创意园林、生态药膳与健康休闲相结合的新型业态,推动了本地中草药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廖勇明逐步打造省级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及残疾人走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