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兰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新技术带来新ldquo膝rdquo
TUhjnbcbe - 2020/12/22 17:17:00

捷报!关节置换再迈新台阶

近日,医院骨科团队顺利完成首例肿瘤膝关节置换术。这也标志着我院膝关节置换技术逐渐成熟,为更多忍受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带来福音。

一忍再忍无法再忍已是“肿瘤膝”

“人这一生哪能没点小病小痛的,我忍忍就好了。”资阳区的廖大娘今年62岁了,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五年前,廖大娘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胀痛不适后,以为只是小毛病,一直未予重视。期间,廖大娘曾因外伤致左膝疼痛加重伴局部畸形,因仍能自行拄拐行走,她依旧未入院治疗。直至近日,因自觉左膝疼痛剧烈无法忍受,廖大娘这才在家人的带领下至我院就诊。

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廖大娘被诊断为“左侧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伴有病理性骨质破坏”,一个91mmX77mmX95mm大小的骨巨细胞瘤完全侵占廖大娘左膝胫骨近端处骨头,这意味着廖大娘膝关节功能已经丧失。

??入院体查,廖大娘左腿短缩3厘米

??三维CT片中,廖大娘胫骨近端长约10厘米的骨巨细胞瘤

得知检查结果,自己痛了五年的膝盖竟然变成了“肿瘤膝”,这下廖大娘慌了神!

切除病变部位置换人工关节

针对廖大娘的病情,骨科谢文平主任立即组织全科讨论会诊。常规的治疗无法同时达到切除肿瘤、重建膝关节功能的目的,骨科团队决定采取“左胫骨近端骨肿瘤切除+组配式膝关节置换术”。

术中如何避开重重神经血管的“遮掩”完整切除肿瘤?如何防止术后感染?手术团队经过多次讨论,为廖大娘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和术后康复计划。

??骨科谢文平主任(左)带领手术团队正在为患者手术

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9月24日,在麻醉科的紧密配合下,手术团队按原定方案顺利切除完整的肿瘤组织,并在胫骨近端和胫骨远端成功植入为廖大娘量身定制的组配式膝关节,重建膝关节功能。

??完整切除的瘤体

??术前(左)术后(右)外观对比照片

??术前(左)术后(右)照片对比:内翻畸形、短缩畸形矫正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于术后第五天开始功能锻炼,第15天拆线,扶拐步行出院。

健康科普之骨巨细胞瘤

什么是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具有局部侵袭性及复发倾向的原发性骨肿瘤,属恶性肿瘤,也就是骨癌的一种。好发于20—40岁的年轻人,女性多于男性,发病部位可在任何骨骼,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桡骨下端和肱骨上端最多见。

主要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以酸痛或钝痛为主,偶有剧痛及夜间痛,部分患者伴有局部肿胀及活动受限。

如何治疗?

骨巨细胞瘤对放疗、化疗都不敏感,外科手术切除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一般根据患者瘤体的位置、大小、对周围组织及器官的压迫等,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骨巨细胞瘤。非手术治疗只适用于某些通过手术不能安全、有效地切除肿瘤的患者。

骨科主任谢文平

如果在没有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出现四肢或关节周围的疼痛、肿胀,或轻微暴力导致骨折时,医院就诊,一定不要大意。

科室

简介

骨外科

市级重点学科

八病室(骨科)创建于八十年代,是集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骨病矫形外科、小儿骨科、手外科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市级重点学科。

人力资源

现有工作人员2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8人,护士2人。

设施设备

现科室配备专科病床42张,配备C型X光机、关节镜系统、脊柱内镜系统、体外反搏治疗仪、红外线康复治疗仪、心电图机、智能输液泵、微量注射泵、持续被动运动机(CPM)、电子脉冲治疗仪、多功能牵引床、臭氧仪、骨创伤治疗仪。

科室特色

在市内最先开展关节镜手术,人工关节置换,微创臭氧+射频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微创治疗外伤性胸腰椎骨折,PKP、PVP(椎体成形术)微创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微创治疗四肢骨折,微创治疗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成形,韧带重建等有显著疗效;年开展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显著疗效,并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

相关链接

1.“外放”取代“内置”一招解决小儿骨折难题

2.车祸致瘫骨科新技术拯救大叔“报废”颈椎

3.俯身弓背20载屈髋90度患者终圆“行走”梦

供稿:李小兵

编辑:罗琛

修改:郭芳

审核:张劲

厚德精医传承创新博爱益人

长按指纹

一键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技术带来新ldquo膝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