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首忙年歌谣你一定很熟悉,春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也是民族文化的血脉与真情通过节日这一形式的传承。“百节年为首”,“熬年守岁”“开门爆竹”“桃符门神”“迎财神贴窗花”……这些耳熟能详的民间习俗和故事背后就是人们观念思想的折射。在中国的观念中,“年”是一个可以包容一切的仪式存在,是百姓们心中真正的辞旧迎新,凝聚着人们在特定情感状态中的追溯和展望。
一提到年,就会闻见一点香甜的气息,会听见几声奋力的叫卖,会看见一些新奇的玩意儿,像是糖画,糖葫芦,总是好吃或好玩的。孩子们盼望过年,美美的新衣服、祝福的红包,还有快乐的出游。过春节前的忙年工作可不少,忙年忙年,大人孩子们可都没闲着,赶大集、备年货、买新衣、大扫除......来看看一年级五班小同学们的忙年日志,人小能量大,有啥是咱不会的?
过年前,家家户户贴“福”字。贴福字可有讲究,一般是在大年三十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人们将福字贴起来,求吉利祝平安。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春节是一抹缤纷、一段旋律、一盘佳肴,是心中不变的“年味儿”,是人们情感、愿望的释放日,是内心永远的精神家园和重要支柱。
春节,是什么颜色?春节一定是红色的,是热闹喜庆的中国红!一张张的红窗花,一个个的大红包,一盏盏的红灯笼;春节也是白色的,北方的皑皑大雪预示着来年的丰收。更加之,今年的春节,我们共同见证北京冬奥会的举行,让我们一起期待冰雪健儿的矫健身姿、期待他们这个冰雪世界里的精彩上演。
过春节,是什么声音?青岛市实验小学全面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系列主题活动,举办“诗词文化节”,努力实现生生有喜爱的经典诗文篇目、班班有经典诗文诵读节目,结合“中华情?春之声”小小朗诵者的活动,开展班级“线上春节诵吟诗会”,来听!“中华情?春之声”小小朗诵者的声音。
春节,是什么味道?过大年,肯定少不了饺子!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求愿望的特有方式。饺子的谐音“交子”,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过春节吃饺子意味着大吉大利。各种爱吃的馅儿,都能包进去,热气腾腾的雾霭里,是满屋子的笑意和乐呵;属于虎年的创意虎纹饺子皮,凝结的尽是华夏儿女的巧手巧思。一年的奔忙,在我们的中国年里,都归于收获,开启希冀。福虎耀青春,温暖中国年。我们一道开门迎好运、迎团圆、迎福气,虎是百兽之长,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新的一年,愿小榉叶们借着虎的吉祥与锐气,勇往直前,虎虎生威!
撰稿人:刘屹朗妈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